“1983年5月1日在工人文化宫成立兴化县(市)棋类协会,棋类协会建立后在兴化体育场组建中国象棋、国际象棋、围棋三个少儿训炼班,分别由颜爱明、王宪、丁文志担任教练……”在兴化国际象棋学校的教室里,棋协主席高杰回顾了兴化国际象棋发展的历程。
高杰的中象在兴化是冠军水平,但后来转到了国际象棋。
当年,棋协成立时的第一个目标是力争象棋率先“跨过长江去”,也就是个人项目获江苏省棋类比赛前六名。1984年6月兴化棋协副主席、兴化体育局场长朱曙光提出高杰和颜爱民改下国际象棋,以此来推动和提高兴化国象的发展与水平。
这项措施很快见效。1985年,高杰获江苏省电子厅系统国际象棋比赛个人第二名,并代表省电子厅在全省第11届运动会上取得团体第四名,率先“跨过长江去”。
从此,国际象棋成为兴化运动会的竞赛项目,高杰成绩斐然。重要的是,在这个过程,有一批参加比赛的人后来转为教练,包括王宪、王光明、王玥(业余)、朱庭宏、陶兆祥等人。
就这样兴化的国象从无到有,从有到多发展起来。
侯逸凡回家乡进行一对五的车轮战
从1995年谷笑冰夺得李成智本女子10岁组冠军,到侯逸凡迅速成长为世界级明星,兴化的国际象棋厚积薄发,前所未有的繁荣起来。
从2008年起,兴化国际象棋发展经历了几件大事。
2008年3月,兴化市委市政府组队中国棋院访问,同时任领导举行会谈,提出两个想法,一是将兴化建成“中国国际象棋之乡”,二是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象棋女子明星对抗赛。
于是,2008年,首届“戴南杯”中国女子国象明星对抗赛在兴化举办,并决定从2009年起连续五年承办全国国际象棋个人男女组锦标赛,此后又续办五届,今年是第10届。2009年5月26日,叶江川在首届中国兴化全国国象锦标赛(个人甲组)开幕式上宣布,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授予兴化市“国际象棋之乡”的称号。
2010年4月8日,在市政府的关心下,由体育局负责将成立于2000年的兴化棋院喜迁新址,同时新棋院实行了会员制的定时开放模式,推动了群众性棋类活动的发展。
2010年5月底,兴化国际象棋学校挂牌成立,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摇篮。
近年来,兴化棋院通过聘请外地教练和经过江苏棋院考核获得资格证书的10多名初、中级教练,先后承办了多次省、市级比赛,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象棋的发展。
目前,兴化已经有国际象棋学校、果果棋院、武安国际象棋俱乐部、少年宫从事专业培训,所有在城中小学、幼儿园近万名青少年儿童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国际象棋,“国际象棋之乡”焕发出活力。
2017年聂昕获李成智杯冠军
据统计,截止到2017年,兴化市累计有18人次获得世界级冠军(侯逸凡、郭琦、聂昕。其中郭琦和聂昕是被输送到江苏队和成都队),6人次获得亚洲冠军,62人次获得全国级别的冠军,138人次获得省级冠军。1人获得“男子国际特级大师”称号(侯逸凡),1人获得“男子国际大师”称号(郭琦),1人获得“女子国际特级大师”称号(谷笑冰), 3人获得“国家大师”称号,6人获得“棋协大师”称号。
高杰介绍说,2017年度兴化国象选手一共获得亚州冠军1人次(陈牧野),全国级别冠军11人次,江苏省冠军15人次,“这些荣誉的取得为板桥故里兴化增添光彩”。